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分子納米結構域納米技術實驗室與美國猶他大學合作,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隧道結下方電場調控的方法,在表面上成功制備了開放二元鹵鍵網格結構。
鹵鍵是一類重要的弱相互作用。但是,由于鹵鍵鍵能較低,表面二維鹵鍵組裝結構通常形成密堆積結構,且大部分是由鹵-鹵鍵驅動的單組分組裝結構。研究人員通過選用經典的全氟代碘苯為鹵鍵給體,吡啶衍生物為鹵鍵受體,在電場調控的作用下制備了開放二元鹵鍵網格。
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具有廣泛的普適性,通過設計不同對稱性的鹵鍵給受體作用基元可以制備得到多孔狀,線狀的鹵鍵網格結構。這一結果為制備形貌可控的表面鹵鍵網格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近期《J. Am. Chem. Soc.》上。
上一主題:《Science》報道關 | 返 回 列 表 |